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刘大毅
成年人一天的行走步数在1万步左右较为合适,达到1.5万步以上就会感觉疲劳。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有限公司生产部二车间主任高峰每天步行到车间各区域检查并现场处理问题,已是多年的习惯。他日均行程微信步数不低于两万步,也因此走出了车间安全零事故。
作为一线生产人员,高峰牢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他对每款产品的工艺熟记于心,针对工艺难点,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对质量指标、工艺指标做到每日必查,并纳入车间考核的范围,确保其操作安全平稳。
高峰充分发挥班前会作用,通过“大事敲警钟,小事敲桌子,无事也要敲木鱼”的管理方式,使车间员工能够将一些注意事项固化在脑子里,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培养员工安全素养,及时端正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思想态度,让员工不断增强和保持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增强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
高峰把提升车间员工操作技能、安全应急能力等作为车间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安全生产工作为基础,压紧压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作为加强车间管理的有效抓手,同时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了车间安全零事故记录。
高峰对车间生产现场每一个操作环节都了如指掌,任何一个安全隐患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安全无小事,责任在心中,我多跑一点,不过是多流些汗,能换来同事们不受伤,那我的工作就太值了。”高峰说。
在工作中,他要求大家对生产区域所有管道内的介质名称、流向等进行目视化标注,便于工作人员对管线、设施介质、运转的识别,避免误操作。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工作人员能参照标识,以最快的速度查找问题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他带头编写装置工序并实施考核,使生产操作有据可依,规范各品种工艺及质量要求。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加强车间操作一线的巡查、巡视,并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aq.tttmy.cn/news/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