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内地居民只能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赴港澳地区旅游。
内地居民因探亲、商务、旅游、就学、就业以及治病、奔丧、诉求、应试、处理产业等事由,可申请往来港澳地区。
需要提交工作单位或者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意见的人员有五类,具体要求如下:
(1)国家工作人员,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出具意见。
(2)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由所在单位人事或者保卫部门出具意见。
(3)已满16周岁的大、中学校在校学生,由其所在学校出具意见。
(4)军人,由其所在部队或者工作单位出具意见。
(5)其他人员,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意见。按照规定向非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往来香港或者澳门的,由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向申请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进行核查,本人免交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意见。
不需要提交工作单位或者派出所意见的人员有两类:
(6)未满16周岁,免交工作单位或者公安派出所意见。
(7)常住户口在已实行“按需申领护照”的地区,且不属于登记备案人员、军人的内地居民,免交工作单位或者公安派出所意见。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只受理经本人提出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申请,但下列情形除外:
(1)申请人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60周岁,可以由委托人代为申请。
(2)在同一受理部门、持用同一本往来港澳通行证再次申请同一事由签注的人员,可以由委托人代为申请,但不包括商务签注异地申请。
(3)申请人通过劳务经营公司赴香港或者澳门就业,及其在香港或者澳门就业期间再次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须由商务部指定的劳务经营公司代为申请。
(4)持逗留签注在香港或者澳门的内地居民,可以通过香港或者澳门中国旅行社代为申请。
上述情形中,被委托人须提交委托书,交验本人和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并提交复印件。劳务经营公司须事先将公司印章、负责人签名等向劳务经营公司所在地地级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
内地居民所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在内地遗失或者损坏,应当按规定重新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申请时须按规定提交相应材料。遗失证件的申请人还须提交书面的证件遗失声明。
内地居民所持往来港澳通行证在香港或者澳门遗失或者损坏,可以通过香港或者澳门中国旅行社向深圳签证办或者珠海签证办申请一次性有效入出境通行证返回内地。
持逗留签注在香港或者澳门的内地居民,返回内地期间,往来港澳通行证及逗留签注遗失或者失效,可向逗留签注受理或者审批部门重新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及逗留签注。申请时,须交验香港入境事务处或者澳门有关部门出具的确认其相关身份的证明原件,并提供复印件。申请人因特殊情况急需返回香港或者澳门,也可以向深圳签证办或者珠海签证办申请一次性有效入出境通行证返回香港或者澳门,深圳签证办或者珠海签证办受理申请时,须核实申请人的身份。
持逗留签注在香港或者澳门的内地居民,在香港或者澳门期间,往来港澳通行证及逗留签注遗失或者失效,可以通过香港或者澳门中国旅行社向深圳签证办或者珠海签证办申请往来港澳通行证及逗留签注。申请时,须提交填写完整的申请表、申请人书面的证件遗失声明、香港入境事务处或者澳门有关部门出具的确认其相关身份的证明。
不需要。《关于简化我国公民因私事再出境手续的通知》(公通字[1992]67号)规定: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即华侨)回国后,凭有效护照出境。
经公安部门批准进境并在境内连续居留1年以上(含1年),期满后仍回到境外定居地的外国公民、华侨以及港澳台地区人员进出境自用物品,应当由本人或其委托的报关企业向主管海关提交书面申请。经主管海关审核批准后,进出境地海关凭主管海关的审批单证和其他相关单证予以验放。申请进境自用物品,应当向主管海关交验下列单证:身份证件;长期居留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自用物品申请表》提(运)单、装箱单等相关单证。
“自用物品”是指上述人员在境内居留期间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所列物品(烟、酒除外)及机动车辆。
取得我国主管部门签发的《华侨、港澳地区人员暂住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长期居留证》等准予在境内长期居留的证件的人员,首次申请进境的自用物品海关予以免税,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出境自用物品监管办法》的规定准予进境的机动车辆和国家规定应当征税的20种商品(即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柜、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电话机、无线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印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和餐料)除外;再次申请进境的自用物品,一律予以征税。对于应当征税的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境自用物品,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税款。根据政府间协定免税进境的非居民长期旅客自用物品,海关依法免征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非居民长期旅客进出境自用物品监管办法》规定:非居民长期旅客,即“经公安部门批准进境并在境内连续居留1年以上(含1年),期满后仍回到境外定居地的外国公民、港澳台地区人员、华侨”。
非居民长期旅客中的常驻人员,即“境外企业、新闻机构、经贸机构、文化团体及其他境外法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境内设立的并在海关备案的常设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在海关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内的人员;入境长期工作的专家”,可以申请进境机动车辆(是指摩托车、小轿车、越野车、9座及以下的小客车),每人限1辆。其他非居民长期旅客不得进境机动车辆。
进境机动车辆因事故、不可抗力等原因遭受严重损毁或因损耗、超过使用年限等原因丧失使用价值,经报废处理后,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机动车辆注销证明,经主管海关同意办理机动车辆结案手续后,可重新申请进境机动车辆1辆。进境机动车辆有丢失、被盗、转让或出售给他人、超出监管期限等情形的,不得重新申请进境机动车辆。
2005年7月25日起实施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签注受理审批签发工作规范》,将台湾居民入出境、居留手续合二为一。对在大陆居留1年以上的台湾居民根据需要签发1年至5年有效的居留签注,台湾居民凭该居留签注在大陆居留和入出境,无需再办理入出境签注手续;对在大陆的台湾居民1年(含1年)内需出入境的,根据需要签发一次或多次来往大陆签注,无需再办理居留签注手续。
在大陆的台湾居民申请停留延期或变更签注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相应的来往大陆签注或居留签注。公安部授权全国各地市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审批、签发台湾居民多次来往大陆签注或居留签注。
签证是指一个国家的主管机关在外国人所持的护照或其他旅行证件上的签注、盖印,以表示允许其出入本国国境或者经过本国国境的手续,也可以说是颁发给申请人的一项签注式的证明。
从签证的内容来讲,各国签证都必须包括的基本内容有:签证种类,签证代号,入出境(过境)目的,停留期限,有效次数,签发机构,签发地点,签证官员签字盖章,签发日期和签证费用。有的国家还附有签证获得者照片,有的还贴有印花和防伪标识等。
中国公民申请前往和我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地区)的签证,主要有四种途径:①本人持护照和有关申请签证的材料,到前往国驻我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直接联系申办签证;②委托权威的可靠的签证代办机构代办;③委托亲友到前往国的使馆或领馆办理;④由国外的亲友直接从国外申请签证。
向前往国家(地区)驻华使馆或领馆申办签证的一般程序如下:
(1)提交有关证件材料(各国对申请人申办签证和提交的材料要求不尽一致,基本包括以下四种):①有效护照或代替护照的其他证件;②国外亲友的邀请信件,经济担保材料及亲友本人的身份证明材料或其他有关入境许可的材料;③申请人本人的各类相关资料(如有关公证书、身份证的复印件等);④本人照片(与护照照片一致)。
(2)填写签证申请表:申请人须按要求如实逐项填写。本人不会填写的,可代填。填写完毕后须本人签名。
(3)申请人接受使馆或领馆官员会见。
(4)大使馆或领事馆审核材料。
(5)大使馆或领事馆通知申请人是否获签。
(6)申请人持通知书或其他领取凭证前往使馆或领馆领取签证并交付签证费用。
反签证明一般是指申请人前往国(地区)的机关或出入境管理机关出具的同意发给该申请人签证的一种证明。持有这种反签证明后,一般还必须到该国驻国外的使馆或领馆办理签证。也有的国家规定,持有这种反签证明的申请人必须同时持本人有效护照,待抵达该国口岸时再办正式签证。
中国公民需要申办前往与我国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的签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办理:首先委托在该国的亲友向所在国家的机关或出入境管理部门代办申请入境许可证明或有效签证(俗称反签证明),然后寄给申请人。如申请人收到的是反签证明,则可凭护照和该证明办理出境手续。如果申请人收到的是入境许可证明,则须根据所附说明要求或到该国委托的其他国家驻华使馆或领馆办理签证,或乘飞机抵达该国口岸后再办理落地签证。
所谓落地签证,是指申请人不直接从所在国取得前往国的签证,而是持护照和前往国有关机关发给的入境许可证明等抵达该国口岸后,再申办签证。
公民取得前往国(地区)的入境签证后,搭乘交通工具时,途经第三国(地区)的签证,叫过境签证。申请办理过境签证,须持本人有效护照、前往国(地区)的有效签证、国际机票、本人照片等到途经国驻华使领馆办理。
另纸签证是签证的一种形式。它和一般签注在护照上的签证具有同样的作用。所不同的是在护照以外单独签注在一张专用纸上,但必须和护照同时使用。
申请人获得前往国(地区)签证后,应在签证有效期之内办理离境启程手续。如因特殊原因(如生病住院等)而不能在签证有效期之内抵达目的地,应该持有关证明材料到前往国驻华使馆或领馆申请办理延期手续或重新申请签证。
一般情况下申请人应该在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之内到达和离开前往国,否则属于非法居留。申请人如确因特殊原因,要求延长停留期限,应在停留期之内提前向前往国的机关提出延期申请。如果理由充分,则有可能获准延期。如果申请人未在停留期之内提出延期申请,且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均已超出,而申请人仍未离开该国,则必须持相应的有效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首先应向该国主管部门如实说明有关入出境或过境的事由,同时了解受阻原因。如果请求仍然得不到该国有关部门的许可,也可要求与中国驻该国使馆或领馆联系,寻求帮助。我驻外领事官员将向有关当局了解情况并视情况反映请求人的要求,或进行必要的交涉,但不能保证一定会被放行。如交涉未果,应当接受当地主管部门的决定;如确系受对方不公正对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以便日后投诉之用或通过法律程序处理。
对于人民币现钞,旅客可携带进出境的限额均为不超过20000元。对于外币现钞,出境旅客可携带外币现钞数额为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当天多次往返”旅客首次携带出境的外币现钞不得超过等值5000美元,当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携带外币现钞不得超过等值500美元。“短期内多次往返”旅客首次携带出境的外币现钞不超过等值5000美元,15天内第二次及以上出境时携带外币现钞不得超过等值1000美元。入境人员携带外币现钞入境,超过等值5000美元的应当向海关书面申报。“当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内多次往返者”携带外币现钞入境也须向海关书面申报。出境时海关凭最近一次入境时申报的外币现钞数额记录验放。
《海关法》规定,个人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邮寄进出境的物品,应当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所谓自用合理数量,对于行李物品而言,“自用”指的是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出租,合理数量是物品规定的征、免税限值。自用合理数量原则是海关对进出境物品监管的基本原则,也是进出境物品报关的基本要求。
(一)公民出境携带行李物品免税数量和限值在和限值的范围内,允许携带下列物品:
(1)食品、衣料、衣着和价值人民币5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
(2)酒2瓶,烟600支;
(3)治疗常备用药,总值不得超过人民币200元。单一品种限合理数量,麝香,蟾酥不准带出,对当归、枸杞、黄芪、肉桂、桂皮等5种药材,如超出规定的免税量时,要征收出口税,人参、鹿茸各限200克;
(4)手表、收音机、自行车、电风扇各1件;
(5)电视机、收录音机、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各1件。
(二)下列物品限制出境:
金银等贵重金属及其制品;国家货币;外币及其有价证券;无线电收发信机、通信保密机;贵重中药材;一般文物;海关限制出境的其它物品
(三)公民入境免税物品限值数量:
(1)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2000元人民币以内(含2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单一品种限自用、合理数量,但烟草制品、酒精制品以及国家规定应当征税的20种商品等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2)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进境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超出人民币2000元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
(四)下列物品禁止入境:
各种武器弹药和爆炸物品;各种伪造货币和伪造的有价证券;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任何物品;各种烈性毒药;、、、以及其他能够使人成瘾的品、精神药物等;带有危险性病菌、虫害及其他生物的动物、植物及其产品;有碍人畜健康的和来自疫区的以及其他能传播疾病的食品、药品或其他物品。
根据中国海关条例,进境旅客以下条件需报税:
(1)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总值超过人民币5000元(含5000元,下同)的自用物品;
(2)非居民旅客携带拟留在中国境内的总值超过人民币2000元的自用物品;
(3)携带超过1500毫升酒精饮料(酒精含量12度以上),超过400支香烟、或超过100支雪茄、或超过500克的烟丝,对超出但仍属自用的部分;
(4)携带超过20000元人民币现钞或超过折合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海关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携带需复带出境超过折合5000美元的外币现钞时,旅客应填写两份申报单,海关验核签章后将其中一份申报单退还旅客凭以办理有关外币复带出境手续。
出入境人员携带下列各物,应当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申报并接受检疫;未经申报和检疫的,禁止入境或者出境:(一)入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二)出入境生物物种资源、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产
品;(三)出境的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四)出入境的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
血液制品等特殊物品(以下简称“特殊物品”);(五)出入境的尸体、骸骨等;(六)来自疫区、被传染病污染或者可能传播传染病的出入境的行李和物品;(七)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其他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并接受检疫的携带物。
编审:吕凤杰
审核:付蕴恒
终审:彭雪松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aq.tttmy.cn/news/925.html
上一篇
极氪21寸轮胎哪个好